赏析评论

三分画七分裱(组图)

发布日期:2015-01-31阅读次数:2029

    传统装裱房一角,宽敞明亮、爽朗通风,两张裱台能让四至八个人同时工作。图中有人在装裱书画,有人正把裱好的书画上壁横挂,以便裱件尽快干燥。
   图中装裱师正在“揭裱”,就是将原来裱画的背纸和托纸都揭掉,以便于重新进行装裱。  装裱主要有“托”、“裱”、“装”三大基本工序。“托”是装裱的第一道工序,一般称“托画”或“托画心”,是指用浆糊在书画家的作品背后加托一层宣纸。
   图为装裱师用排笔,从右向左给画心均匀的刷浆糊。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装裱工艺历来被视为一幅书画作品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传统书画作于宣纸和绫绢之上,宣纸质地纤薄、柔软,一经墨色浸染,往往褶皱不平,既减弱了墨色的神韵,也不便于观赏和收藏。装裱后,书画加固加厚,丹青妙墨也更有意境。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数百年来历经诸多名家装裱。在一次装裱过程中,装裱师一时疏忽接错了段落。由于画卷中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十分密集,长期以来没被人发现。直到琉璃厂的装裱老艺人张贵桐,又一次为它装裱时才发现,其中有一匹驴缺了条腿。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画卷中找到了那条腿,总算把这幅弥足珍贵的名画给接顺了。可见,一幅书画能否流传后世,与装裱工艺的优劣,息息相关。
  民国年间,北京的书画装裱业大多集中在琉璃厂一带。刘林修的竹林斋、崔竹亭的竹实斋、马霁川的玉池山房、张成荣的宝华斋……都是当时著名的装裱铺。
  现而今,装裱老艺人们相继离世,这门老手艺也渐渐式微。幸亏,上世纪30年代,德国女摄影师赫达·莫理循用手中的相机为我们记录了北京装裱老艺人的身影和那些地道的老手艺。
  托纸前,装裱师要检查画心。
  图中的装裱师正在用镊子或锥子,将留在画心的排笔毛挑剔干净。托纸前,装裱师要检查画心。
  托好的画心,要用裁板、裁刀、裁尺和锥针之类的工具,打裁纸、绢、绫、锦等装饰材料。接着,用裁好的材料把画心镶嵌起来,这道工序就是“裱”,北京话叫“镶活”。
图中装裱师在裁板上裁绫绢。他先扎出两个洞作为裁切的标记,前一个洞用针锥戳在裁板上,尺靠住针锥使其不移动,后一个洞尺对齐后用手按实。

  图中装裱师在裁板上裁绫绢。他先扎出两个洞作为裁切的标记,前一个洞用针锥戳在裁板上,尺靠住针锥使其不移动,后一个洞尺对齐后用手按实。  
  为了使裱过的书画更加牢固、平挺,还要在背后覆两层宣纸,这道工序是“覆背”,也称“覆活”或“裱背”。加裱的覆背纸,必须选用棉料纸,薄厚也要与画心相配,才能使画心与覆背合二为一、天衣无缝。
  图为装裱师把覆过背的作品贴在墙上,用棕刷来回排刷,使其熨帖而平展。
  镶活完成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装”,也叫“上杆”或“装轴”。但在上杆之前,还要用砑石(光滑的鹅卵石)在裱件背面砑磨几遍,称“砑光”或“砑活”。只有经过砑光,才能使书画背面光滑平整、易于舒卷。嗣后再装上制好的轴杆,使书画成为一件珠联璧合的艺术品。
  图为装裱师在砑光。
  图为装裱师上地杆。一般而言,先上天杆,后上地杆。
  图为装裱师把已经装裱好的画作,挂在墙上,便于保持通风干燥。装裱师把已经装裱好的画作,挂在墙上,便于保持通风干燥。

名家访谈

更多>>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访...

    由中国文联、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国书协、河南省文联主办的张海书法作品展将于7月1日至5日在北京

在高山和海洋中穿行——杨...

     杨晓阳奇在仕途上。29岁起即出任大学国画系主任,并成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5岁出任西安美院副院长,

大道无痕笔墨深——对话冯远

    记者:第一次与您见面之前,虽说在报刊电视上见过您,我还是想象不出自己面对的这位名画家是怎样的人。

内页广告